4月1日,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“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” ——深化规划改革专场。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、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、朝阳区、丰台区、昌平区、经开区相关负责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。北京市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处长叶昶主持。
近年来,朝阳区坚持围绕北京市构建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体系的总体部署,以规划引领城市更新,通过开门编规划、整体式统筹、片区式更新,持续改善城乡环境质量、提升城市发展活力、提高群众生活品质,着力促进人口、资源、环境相协调,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、生态效益相统一。
(一)以规划助力消费能级提升。突出规划引领,打造“一纵一横一核”消费版图,深化传统商圈更新改造,带动商业空间提质扩能,纵深推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主承载区建设。比如,围绕三里屯商圈,精细做好更新类控规编制,聚焦太古里和新工体两大核心,构建“一横两纵双核联动”的发展格局,彰显多元包容、时尚潮流的城市特质。一是塑造高品质消费空间。投放空间资源支撑国际顶奢品牌商业建筑群建设,挖掘场地坪效提质潜能,有力促进商业、国际化、文化要素聚集。二是提升商业消费环境。衔接特色商业、慢行绿道,搭建立体商业洄游环线,激活商业园区氛围,打造花园式商圈。三是统筹实施更新项目。推动大三里屯商圈整体更新,建立包含131个项目的更新项目库,有序引导更新项目实施。目前,三里屯路、工体北路等公共空间已完成改造,通盈中心、漫享街区全面焕新,瑜舍酒店、那里花园正在迭代升级。我们将持续推动商圈业态升级与服务创新,深化打造CBD×三里屯国际消费体验区,加快北京太古坊片区规划建设,努力为市民群众创造潮流时尚、好逛好玩的消费空间。
(二)以规划推动居住环境改善。探索以控规带动传统居住区活力提升新模式,推动“住有所居”持续迈向“住有宜居”。例如,在规划实施率达97%的安贞地区,着力打造城市建成区更新示范样板。一是推动人居环境提质。建立老旧小区更新底账,综合研判更新内容与时序,创新提出“小微拆改单元+综合整治片区”的改造思路,以点带面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,加快打造完整社区。二是挖潜存量补足公共服务。结合居民现实需求,通过资源转化、设施扩容等方式,为30余处卫生、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提供增补空间,挖潜近5000个停车位资源。三是塑造公共空间风貌。构建“线轴统领、块点激活”的景观格局,实施安贞新坊公共空间改造提升项目,重点打造安华路、拾光广场、安贞路、外馆斜街等公共空间,改造面积6.7万平方米,涉及各类单位300余家。改造完成后,安贞地区的绿化面积可增加近30%,将有力提升周边商圈和居住区景观环境。此外,我们正在同步推动朝外大街二期、太阳宫乡“众享拾光”、东四环沿线(窑洼湖桥西)等公共空间改造,进一步提升周边区域品质,努力为市民创造全龄友好、优美便利的生活环境。
(三)以规划统筹滨水经济发展。近年来,朝阳区以规划统筹重点片区建设,形成了以河道复兴带动城市更新的创新实践。以亮马河沿线为例,我们加强顶层设计、精心谋划,成功打造了“1河2湖24桥18景”的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。一是坚持先规划再改造。建立政府主导、企业与公众参与的“共商机制”,协同参与规划方案研究,逐地块开展合规研判。二是坚持底线管控、减量发展。强化全生命周期规划管控,通过治污水、禁地下水、用再生水、蓄雨水、抓节水“五水共治”,通过治水、修岸、绿化等措施推进“水岸共治”,促进城市蓝线、绿线、红线“三线融合”,严禁非功能性设施建设,通过退地还河形成市民可亲近的自然水系。三是坚持水城共融、拥河发展。规划增加约17公顷水上旅游休闲新资源、64公顷高品质公共空间,全面焕新沿线各类旧空间、旧业态,做精滨水经济产业文章,打造国家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。改造后,亮马河周边客流量增长约14%,商业活跃度增长约32%,已经成为首都水上国际会客厅、国际旅游消费金名片。与此同时,我们大力推进坝河、北小河、通惠河滨水空间建设,努力为市民创造蓝绿交织、休闲舒适的活力空间。
未来,朝阳区还将持续加强规划引领发展,规划服务发展的作用,推动城市更新工作不断创新、迭代与实践,全力以人民为中心建好“五宜”朝阳,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做好朝阳答卷。
记者:我们注意到朝阳区“城市更新政策工具箱”被评为2024年度北京市“微改革、微创新”典型案例,能否进一步介绍下?
城市更新的成效需要靠一个个项目落地才能显现。朝阳区在推动城市更新工作中,既坚持规划引领,也坚持问题导向、服务为先,近年来形成了朝阳大悦城、望京华彩商业中心、The Box朝外、三里屯太古里北区、保利广场等典型案例。通过对案例进行梳理,我们总结形成了包含9项工具的政策工具箱,围绕更新主体需求这“一个中心”,贯通谋划、储备、实施、运营“四个环节”,实现空间集约利用、资源高效配置、要素精准匹配。
一是开通诉求沟通直通车,项目主体可以通过公众号、热线电话、邮箱等途径提出更新诉求,我们会及时研究反馈。二是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。将项目分类管理,各部门全流程开展管家式服务,为项目提供积极支持。三是推出全链条审批协作。各部门协同办理前期手续,实现无缝衔接。四是开启实质性联合验收。在施工过程中依法履职,完工后开展联合验收,助推项目竣工运营。五是明确以企业诉求倒排工作时间。根据项目开工、招商、开业等节点倒排时序流程,更好切合市场经营需求,减少企业的“等待成本”。六是采用“更什么就审什么”的模式。在确保项目安全合规的前提下,尊重历史、实事求是,对更新范围外的内容不额外增加审核事项。七是确立同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承诺告知制。在办理相关审批手续的同时,针对历史遗留问题,由主体提前解决或者以承诺制方式逐步解决,并同步完善后续监管方案。八是搭建多元集成服务。我们为主体提供产业咨询、金融支持等资源对接,着力增强主体的更新主动性。九是开展更新实施评估。通过更新前评估确保项目符合地区发展方向,并通过更新后监管进行持续跟踪、评估与指导。
政策工具箱于去年3月在朝阳区城市更新工作推进会上首次发布,并有幸入选2024年度北京市“微改革、微创新”典型案例。未来,我们将继续结合具体项目,不断总结工作经验,丰富完善工具箱内容,为首都城市更新工作探索更多可复制、可推广的“朝阳模式”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项目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,项目建设单位为江西瀚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,建设位置位于西湖区沿江中大道以东、朝农街以南、丁家洲街以北、兰宫路以西。 从...
随着南城新项目启幕,北京南部区域商业或将改变大兴荟聚“一家独大”现状,多个项目错位发展、相互补充。 3.元创大都会项目定位是“以文化和健康为主题的家庭型社区商业中...
4月1日,北京的城市更新话题再次成为焦点。在“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”系列新闻发布会上,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透露,2025年年内已下达超2000个城市更新项目。这项更新动作不仅涵盖花...
“专业融合•价值共生——‘多师’协同机制助力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”论坛于2025年3月25日在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西区100报告厅成功举办。本次论坛由北京城市规划学会主办,北京清华同衡...
北京青年报记者从朝阳区获悉,朝阳区2025年“疏整促”重点区域综合治理提升方案已正式确定。此次治理提升包括3个项目,涉及潘家园、和平街、常营3个街乡。目前,所有项目均已启动,计划202...
4月1日,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“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” ——深化规划改革专场。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、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、朝阳区、丰台区、昌平区、经...